手足競爭的公平陷阱

· 親子教養

【網友提問】

我是雙寶媽,最近三歲的大寶看到剛滿月的二寶,顯得吃味,總想要獨佔媽媽,擔心處理不好,會造成孩子一輩子的心理創傷,請教【關係相談所】兩位主持人,面對手足之間常出現的競爭、吃醋情況,該如何處理呢?

 

米露谷心療所 陳品皓回應:

我早年在學校服務,常見情緒或行為困擾的孩子,家中也有嚴重的手足衝突。

觀察下來,我發現手足最容易起衝突的核心,就是「公平」兩個字。通常孩子會很要求公平(其實是對自己有利),而我們在管教時,也會強調對孩子們的公平對待。

但是弔詭的是,教養或對待中的「公平」,往往沒有具體標準,常依孩子的狀態、現場的條件、或是家長心中的一把尺為衝量,結果我自己的觀察不少就會演變成;家庭愈是強調公平,孩子愈是刻意觀察,揪出不公平的蛛絲馬跡,導致手足衝突、難以化解。

 

那面對手足之間的競爭,家長怎麼辦呢?

 

我試著提供一個觀點,而不是拘泥在做法上面,因為每個家庭的結構、互動與文化各不相同,所以同樣的建議,不是每個人都認同,也不是每個家庭都能落實。

 

而我分享一個思考這個問題的角度,這或許是一個方向。跟大家說個小故事(這故事其實節錄在我的著作中)。

 

我在準備高中聯考時,參加學校晚自習,班上都是非常用功、不苟言笑的同學,無形中產生「比較」壓力,搞得我心浮氣躁,常在課堂上開些小玩笑,擾亂秩序。老師帶大家訂正考卷,在台上問:「這題為什麼選 A?」我坐在底下:「因為其他三個選項都是錯的啊!」同學聽了紛紛竊笑,老師更拿我沒輒。

 

有次,英文老師趁著大家寫考卷,把我叫到走廊,原以為要被念一頓,沒想到她說:「老師已經默默觀察一段時間,你雖然常做調皮的事,但內在貼心又溫暖,還很有領導魅力。你可能不知道,像你這樣天生有影響力的人,只要一個小小舉動,就能為同學帶來非常大的幫助!」

 

我聽完,立刻軟化下來,一股義氣油然而生,問老師:「我可以為全班做些什麼?」老師才緩緩得說:「上課保持安靜,你就會發現,這對同學有多大的影響。」結果從那天開始直到期末,我真的完全保持安靜!

 

獨特「被看見」 敵意自然消融

 

為什麼?現在回想起來,不是因為老師要求我,而是她讓我深刻感受到「被看見」的價值。人都會有這種期待,當自己的獨特被人看見、善待與珍視時,原本想在競爭中勝出的敵意,也會跟著慢慢消融。

 

手足也一樣,吃醋、競爭是人的天性,在家有兩個或更多孩子的環境裡,幾乎無法避免。面對手足的任何形式競爭,包括爭取父母的寵愛、注意力、讚美等,沒有特別的教養方法,只有一個大方向,跟英文老師對待我的道理相通。

 

就是說,當家庭裡展現接納多元價值的氛圍,每個孩子在父母眼中都感受到獨特,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期待和手足不同,從而專注發展各自專長領域,找到被肯定的價值。當內心有了這種無可取代的價值感,不會被公平框架,無需與手足擠在單一標準或價值裡,彼此競爭以爭取雙親注意與肯定。

 

有趣的是,多年之後我參加國中同學會,當年同為「調皮一族」的同學,聽到我分享這個經驗,立刻瞪大眼睛,原來這名老師私下跟他說過一模一樣的話,讓我不得不佩服這位老師,實在很懂孩子的心。

 

鄧惠文醫師回應:

 

從品皓的故事,我們發現兩個關鍵,一個是家長務必要跟孩子有私密對話的習慣,在這個單獨關係裡,說說兩人專屬的事情,讓孩子感到跟父母有緊密連結,有了親密基礎後,父母給予任何引導或支持都能發揮明顯影響力。

另一個關鍵是發現孩子的優點。我的女兒剛上小學,最近班上發生的一件事,讓我充分感受到小學老師發現孩子優點的超強功力。這件事是這樣子的,甲同學發現廁所有穢物,誤會乙同學沒沖水,怒沖沖質問對方,又跟老師報告,乙同學深感委屈,跟老師澄清,想揪出真正的「兇手」。

 

這件事很棘手,老師若處理不好,容易顯得偏袒。傳統的觀念裡,多半會要乙吞忍,「大家看到廁所髒髒的,一定會不舒服,沖乾淨就好,你被講一下有什麼關係,又不會怎麼樣」,但這樣乙的委屈絲毫無法無法平復。

 

換個場景,如果甲、乙和真正沒沖水的丙是兄弟姊妹,那三個人很可能全都會被責怪,因為父母為了教育孩子不要互相抱怨,先是批評甲「沒證據,怎可任意指責」,再說乙「被說一兩句就生氣,沒肚量」或是「身為哥哥、姊姊,不去解決問題只知道吵架」,然後再罵丙「上廁所不沖乾淨,習慣有夠差」,搞得三個人內心都忿忿不平,手足衝突更加嚴重。

 

換位思考衝突 挖掘孩子優點

 

但我女兒的老師很厲害,她讚賞乙勇敢說出委屈、想追查真相,還鼓勵她,如果能保持探索真相的特質,以後很可能成為科學研究家。又表揚甲,為了維護大家使用廁所的權益,想揪出不守規矩的同學,這種公益心、正義感如能好好運用,以後對團體、社會都有很大幫助。

 

至於丙,則稱他個性隨興、浪漫,如果能多多發揮感受力,也許可以成為詩人或文藝創作者,如果能對生活小細節多留心,會更加完美。在老師一一對應後,三個人的心都被撫慰,不再對彼此感到憤怒,還看見自己的價值,更可能因此找到人生目標。

我自己也有類似的經驗,只是當時還不太能體會老師的用心。我在讀國中的時候,無論學校大考小考都會反覆練習,深怕考不好沒盡到學生的責任。

 

有一次,我為了準備週一的數學小考,忍痛放棄參加一位很喜歡的漫畫家簽名會。然後隔週老師如期考試,有唸書的我順利的把六題寫完,卻看見一大票同學們咬著筆桿、一臉苦思,不僅向老師哀怨題目太難,竟還有人撒嬌說,前一天參加漫畫家簽名會,來不及練習,聽得我滿肚子火。

 

但老師非但沒出言責怪,還在黑板上寫下每一題的部分算式,看著老師從第一題、第二題⋯⋯當一路寫到第五題時,我忍不住站起來怒喊:「老師你不要再寫了!」可是老師仍寫出所有提示,最後大家全部過關。

 

鼓勵相互合作 消弭競爭天性

 

放學後,老師把我叫了過去,要我好好反省。他說,用功很好、不靠提示答對也很好,但不在乎同學困難的行為,反會害到自己。因為每個人都有做不到的地方,我今天這樣待人,要是以後遇上難題,誰會給予同情與幫助?

 

那時年紀輕,只覺得很受傷,後來年齡漸長,才慢慢更理解老師的用意。看待事情,沒有絕對的好壞優劣,每個人的心智狀態、在意點都不同,若能合作以取代競爭,讓共處的環境更好,就很值得肯定。

.

同學就像手足,身為父母,與其評斷各自的作為好壞,不如跳脫競爭的角度,以互助作為出發點,帶領他們理解不同、展開合作。

.

陳品皓:關係相談所想告訴正在苦惱手足教養的爸媽們,每個人的獨特都需要被用心體會、細心觀察,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複製貼上。今天開始試試看,學習看見每個孩子的獨特,進而引導孩子發現與發展各自的優勢與長處,相信將會為你和孩子,帶來不一樣且難能可貴的體驗!

.

(陳康宜整理)(責任編輯:陳奕安)

【內容整理自《親子天下》Podcast「關係相談所 EP18」】

.